翻译要功夫用在事外
点击量:355发布时间:2020-05-15 06:20:27
翻译,尤其是非文学翻译,在翻译之外下多少功夫,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了你的翻译质量的。
人总是愿意待在自己的comfort zone里,走出去总是要费一点力气,花一点时间的,但是我们又是born to be lazy,所以勤奋的人总是成长的快一些,道理就在这里。
在翻译中,我们做的有些事情,其实是可以推给客户的;或者说,你做了,客户也并不一定能够感受到。可是,有时为了对客户负责,有时为了节省客户时间,有时为了拉伸自己的能力,你总是时不时需要走出舒适区。
比如说我们大连翻译公司有个客户,偶尔需要把外国人的中文名(比如陈铉镁)译成英文,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再稍加查询之后,然后告诉客户这个东西我们查询不到,让他们自己去和客户确认。但是,这样做却不是我们的风格,在我们没有穷尽所有方法之前,我们是不会轻言放弃的。为了一个人名的翻译,我们经常要耗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说实话,这个产出是相当低的,但是,我们让自己安心了,让客户放心了。尽管客户根本看不到我们为这三个字付出的时间。再比如我们还有一个客户,偶尔需要把中国人的汉语拼音名字翻回中文,而有些人又没有那么出名。无奈之下,我们只好通过网络搜索信息,找到相关单位的电话,然后打电话去核实,这些工作客户都是看不到的。
前段时间替一个客户翻译论文,他在文中引用了美国人的著作,但是他引用的是这本书是中译本,他自己也不曾看过原著。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才终于知道这本书作者的英文名是什么,然后又去查这本书的英文名,完了还要查他引用的这段话。本来还想看看网上是否有免费的英文原著,结果搜遍所有渠道均没有。所幸,后来经过各种比对,确认了引用中的“公共归属”原作者用的是“communal belonging”。然后利用这个关键词、书的名称和作者姓名,终于在翻了20页的搜索引擎页面以后,找到了引用的这句话。试想一下,如果我在十几页放弃,就找不到这句话了。其实从翻译策略上来说,我完全可以在备注中说明,这句话作者引自翻译本,然后只翻译其意思。如果从商业利益角度考量,就算一个字十块钱,我花了半天时间就为查询不到三十个字,这回报恐怕也是相当差的。当然,翻译过程就像人生一样,有坎坷,也有一帆风顺的时候。我们大连信雅达翻译有限公司也有产出很大的时候,不过翻译这种事跟人生一样,你不会总是爬上坡,也不会总是有下坡。
网络检索资料,确实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的,但是磨练久了,你就会比较熟练。遇到困难的地方,就知道从哪个角度搜索,用哪些关键词搜索,就可以快速找到你想要的答案。这些都是需要在实践中磨练的。后台经常有人问一些问题,对于那些自己通过检索就能获得答案的问题,我们从来不回答。每一次走出舒适区,对人的技能和知识都是拓展,所以不要放弃这样的机会。
再比如,英语学习者都知道,英文写作强调variety,可是作为非母语人士,我们能够实现variety的能力也许很有限,比如词汇量不够、脑子里存储的句型也不多。但是,如果你愿意多走一步,多研读母语人士的表达,还是可以积累比较丰富的表达的。翻译短篇文章的时候,也许词汇有限、句型有限的劣势显现不出来,但是如果需要翻译长篇报告,你不可能总是用那几个有限的词汇和句型在文中反复使用去糊弄母语人士。
既然是学习翻译,就不要迷信技巧,所有对技巧的鼓吹都是在安利。试想,如果自己都没看过、看透,又如何使用得出来呢?
人总是愿意待在自己的comfort zone里,走出去总是要费一点力气,花一点时间的,但是我们又是born to be lazy,所以勤奋的人总是成长的快一些,道理就在这里。
在翻译中,我们做的有些事情,其实是可以推给客户的;或者说,你做了,客户也并不一定能够感受到。可是,有时为了对客户负责,有时为了节省客户时间,有时为了拉伸自己的能力,你总是时不时需要走出舒适区。
比如说我们大连翻译公司有个客户,偶尔需要把外国人的中文名(比如陈铉镁)译成英文,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再稍加查询之后,然后告诉客户这个东西我们查询不到,让他们自己去和客户确认。但是,这样做却不是我们的风格,在我们没有穷尽所有方法之前,我们是不会轻言放弃的。为了一个人名的翻译,我们经常要耗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说实话,这个产出是相当低的,但是,我们让自己安心了,让客户放心了。尽管客户根本看不到我们为这三个字付出的时间。再比如我们还有一个客户,偶尔需要把中国人的汉语拼音名字翻回中文,而有些人又没有那么出名。无奈之下,我们只好通过网络搜索信息,找到相关单位的电话,然后打电话去核实,这些工作客户都是看不到的。
前段时间替一个客户翻译论文,他在文中引用了美国人的著作,但是他引用的是这本书是中译本,他自己也不曾看过原著。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才终于知道这本书作者的英文名是什么,然后又去查这本书的英文名,完了还要查他引用的这段话。本来还想看看网上是否有免费的英文原著,结果搜遍所有渠道均没有。所幸,后来经过各种比对,确认了引用中的“公共归属”原作者用的是“communal belonging”。然后利用这个关键词、书的名称和作者姓名,终于在翻了20页的搜索引擎页面以后,找到了引用的这句话。试想一下,如果我在十几页放弃,就找不到这句话了。其实从翻译策略上来说,我完全可以在备注中说明,这句话作者引自翻译本,然后只翻译其意思。如果从商业利益角度考量,就算一个字十块钱,我花了半天时间就为查询不到三十个字,这回报恐怕也是相当差的。当然,翻译过程就像人生一样,有坎坷,也有一帆风顺的时候。我们大连信雅达翻译有限公司也有产出很大的时候,不过翻译这种事跟人生一样,你不会总是爬上坡,也不会总是有下坡。
网络检索资料,确实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的,但是磨练久了,你就会比较熟练。遇到困难的地方,就知道从哪个角度搜索,用哪些关键词搜索,就可以快速找到你想要的答案。这些都是需要在实践中磨练的。后台经常有人问一些问题,对于那些自己通过检索就能获得答案的问题,我们从来不回答。每一次走出舒适区,对人的技能和知识都是拓展,所以不要放弃这样的机会。
再比如,英语学习者都知道,英文写作强调variety,可是作为非母语人士,我们能够实现variety的能力也许很有限,比如词汇量不够、脑子里存储的句型也不多。但是,如果你愿意多走一步,多研读母语人士的表达,还是可以积累比较丰富的表达的。翻译短篇文章的时候,也许词汇有限、句型有限的劣势显现不出来,但是如果需要翻译长篇报告,你不可能总是用那几个有限的词汇和句型在文中反复使用去糊弄母语人士。
既然是学习翻译,就不要迷信技巧,所有对技巧的鼓吹都是在安利。试想,如果自己都没看过、看透,又如何使用得出来呢?
上一篇:法律文书翻译的不同特点
下一篇:翻译讲究“包子有肉在褶子上”